实践是文明建设的“落脚点”,更是温暖民心的“温度计”。今年以来,城关镇人民西路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核心阵地,始终坚持“居民需求在哪里,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”,创新“精准化、暖心化、实效化、多元化”四维实践路径,开展了一场场接地气、有温度的“花样”志愿服务活动,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,为居民幸福生活“增色”“加码”。
以“网格精准化实践”织密民生服务网
聚焦“需求-资源-服务”精准对接,社区构建“社区干部+银龄先锋志愿服务队+共驻共建单位”三维联动体系,将志愿服务嵌入网格治理全流程。常态化开展反电诈宣传、矛盾化解、隐患排查等“家门口服务”46场次,实现“服务半径不超过500米”。充分发挥网格员“人熟地熟情况熟”的优势,借助“陇情e通”平台,实时采集、更新网格内人、地、事、物、情等基础信息,做到“人员清、设施清、居住情况清”,筑牢民生服务“精准网”。
以“助老暖心化实践”筑牢银发幸福线
针对老年群体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全力推行需求台账动态管理模式,通过入户走访,提供文化助老、健康助老、生活助老等服务9场次,确保高龄、困难老人“时时有人护、事事有人管”。同时,整合多方资源升级老年活动室等场地功能,配备血压计、饮水机、图书报刊等设施,让“看看书、下下棋、唱唱歌”成为老年人的日常“幸福标配”。
以“治理实效化实践”破解民生烦忧事
坚持“问题导向”抓整治,联动物业公司、楼栋长、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,推动解决“飞线”充电整治、燃气安全入户等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11件。发动党员志愿者、居民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,通过排查辖区安全隐患、整治背街小巷楼院卫生,有效解决了楼道杂物堆积、房屋漏水等一些“关键小事”37件,让幸福感在“小事解决”中持续升温。
以“文化多元化实践”点亮精神文明灯
立足“全龄友好”需求,社区广泛链接社会资源,成立老年合唱团、自乐班等文艺社团,结合“我们的节日”,开展写春联送福字、庆三八文艺汇演、趣味运动会等特色活动28场次。开设“假期爱心托管班”,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安全教育、军拓训练等服务12场次,解决双职工家庭“看护难”问题,实现让文明实践活动“老少咸宜、人人参与”。
如今的人民西路社区,“志愿红”成为街头巷尾最亮眼的色彩,“邻里帮”“随手做”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。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,不仅为社区治理注入“暖色调”,更让居民的幸福生活在“点滴服务”中持续“升温加码”。